決定金剛石微粉質(zhì)量的幾項控制指標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5-22
閱讀量:82
答:人造金剛石微粉主要使用在工件精加工的研磨和拋光工序中,使用者往往要求用最低的金剛石濃度,以最快的切削速度,獲得最好的表面光潔度和工件的幾何形狀,以及最小可能的表面微損壞,為達到這樣的使用要求,沒(méi)有高質(zhì)量的微粉是不行的。因此,必須嚴格地控制以下四項指標:
?。?)顆粒的尺寸及含量;
?。?)粒度分布范圍;
?。?)顆粒形狀;
?。?)金剛石的強度。
這四項指標中,粒度分布范圍和顆粒尺寸及含量為最主要。如果微粉的粒度分布偏粗,粗顆粒的含量就必然增加,雖有利于提高研磨切削效率,但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光潔度將明顯下降;反之,則加工效率低而工件的表面光潔度好。所以,嚴格控制微粉粒度的分布范圍和粗顆粒的含量是十分重要的。
顆粒形狀不僅影響到工件的表面光潔度,也影響到微粉的耐用度。試驗表明,控制顆粒為近似等積形、塊狀、并使其具有銳利的切削刃角是有利的。
微粉顆粒的強度取決于金剛石的內在質(zhì)量,也直接影響到破碎后的顆粒形狀,業(yè)已證明,用強度高的金剛石為原料破碎到近似等積形及多角形塊狀顆粒較多,這種顆粒形狀比任何別的形狀的研磨效率都高,都耐用。